iT邦幫忙

1

想從國外拿錢回來?搞懂「電匯」這條老派但超可靠的路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上次我們聊到,「電匯」是把海外獲利領回台灣最穩的一條路。

聽起來很棒,但你可能心裡在想:「所以,具體到底要怎麼做?」

別擔心,這件事看起來複雜,但你只要走過一次,就會發現它跟去郵局寄包裹差不多,只是要填的資料比較多而已。

我們直接來實戰演練一下。

第一步:準備好你的「通關密語」
在開始匯款前,你手上必須要有兩邊銀行的完整資料,就像包裹的寄件人和收件人地址一樣,一個字都不能錯。

收款方(就是你在台灣的銀行)的資料:

你的銀行英文名稱: 例如,Bank of Taiwan。

你的銀行英文地址: 直接去銀行官網查,或打客服問。

銀行的 SWIFT Code: 這是最重要的,像是銀行的國際身分證字號,沒有它,錢就不知道要飛去哪。一樣,官網或客服電話都能問到。

你的英文戶名: 通常是你的護照英文名,用標準的「姓, 名」格式,例如「Wang, Da-Ming」。

你的台幣或外幣帳號: 看你想把錢存到哪個戶頭。

把這些資料準備好,存在你的手機備忘錄裡,以後要用就直接複製貼上,超方便。

第二步:跟海外平台說「我要領錢!」
登入你的海外券商或交易所,找到「提款」或「Withdrawal」的選項,然後選擇「Wire Transfer」(電匯)。

接著,把剛剛準備好的那些台灣銀行資料,一格一格地、仔細地填上去。

這一步,就是最多人出錯的地方!

拜託,送出前,一定、一定要再三檢查!帳號少一個數字、名字拼錯一個字母,錢就可能卡在半路,甚至被退回,但手續費可是照樣被扣掉的喔。

第三步:錢的旅行,以及你可能會遇到的 3 個小狀況
送出申請後,錢就開始它的「奇幻旅程」了,大概需要 1 到 5 個工作天,錢才會出現在你的台灣戶頭。

在這趟旅程中,你可能會遇到幾個狀況:

狀況一:「咦?怎麼好像少了一點錢?」

這超正常的。因為國際電匯,通常不是點對點直線飛行,中間可能會經過一、兩家「中轉銀行」幫忙。

這些中轉行,就像高速公路的收費站,每經過一站,就會被收一筆過路費(手續費),所以最後你收到的錢,比你當初申請的金額少個 15-25 美金,都是很常見的。

狀況二:「接到銀行的關心電話。」

如果匯回來的金額比較大,你可能會接到台灣收款銀行的電話。

行員會很有禮貌地問你:「王先生您好,請問這筆錢是做什麼用的呢?」

別緊張,這不是要查水錶。這只是銀行的例行公事,為了符合反洗錢的規定。你就照實回答,例如:「是海外投資的獲利。」通常就沒問題了。

狀況三:「錢卡住了,怎麼辦?」

最常見的原因,就是你當初資料填錯了。

這時候,錢通常會被退回到你原本的海外平台,但來回的手續費都會被扣掉,等於白忙一場還虧了錢。

所以,回頭看第二步,資料真的、真的、真的要再三確認!

總結一下,電匯就像一趟嚴謹的旅行,只要你把行前準備(資料)做好,路上保持耐心,你的錢就能順利、安全地回到家。

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